close
TT決定後,下一步就是如何選擇有效的「評量指標」了!
需注意,所有的衡量都必需以【事實】為基礎進行分析。
何種「評量指標」是有效的?可以用下列標準來判斷。
有效「評量指標」的條件:
1. 定量:必需是可量化的。
2. 效度與信度:衡量指標提供的資訊必需是具有效度與信度。
3. 具成本效益:衡量的效益與取得衡量數據所產生的成本,必需匹配。
4. 關聯性:此衡量指標數據會隨欲監控的目標變好或變差而改變。
5. 明確的:定義清楚。利害關係人都能清楚衡量指標的意義。
6. 負責:衡量指標的結果必需有一適當的人執行、承擔成敗責任。
7. 控制性:指標擁有者對衡量指標與成果都能控制與掌握。
8. 驅動正確的行為:衡量是為了學習與驅動正確的行為,而不是懲罰。
9. 重要性:衡量指標必需與組織目標與策略聯結。
需注意,所有的衡量都必需以【事實】為基礎進行分析。
何種「評量指標」是有效的?可以用下列標準來判斷。
有效「評量指標」的條件:
1. 定量:必需是可量化的。
2. 效度與信度:衡量指標提供的資訊必需是具有效度與信度。
3. 具成本效益:衡量的效益與取得衡量數據所產生的成本,必需匹配。
4. 關聯性:此衡量指標數據會隨欲監控的目標變好或變差而改變。
5. 明確的:定義清楚。利害關係人都能清楚衡量指標的意義。
6. 負責:衡量指標的結果必需有一適當的人執行、承擔成敗責任。
7. 控制性:指標擁有者對衡量指標與成果都能控制與掌握。
8. 驅動正確的行為:衡量是為了學習與驅動正確的行為,而不是懲罰。
9. 重要性:衡量指標必需與組織目標與策略聯結。
如何選定衡量指標:
1. 訪問利害關係人,瞭解他們心中每個構面恰當的衡量指標是什麼?
工具:焦點團體訪談、問卷、Delphi。
工具:焦點團體訪談、問卷、Delphi。
2. 關注貫穿組織各部門的衡量指標。排除不協調或不合理的指標。將排除指標列入觀察清單。
工具:文件審查。
工具:文件審查。
3. 召開衡量指標檢視會議。
3.1 參與人:高階主管、Sponsor、PM、職能部門主管、專案團隊。
注意邀請名單要符合政治正確性,否則會造成專案的破壞。
注意邀請名單要符合政治正確性,否則會造成專案的破壞。
3.2 設計適當流程收集與會者意見。
工具:腦力激盪法、柏拉圖(Pareto chart)。
工具:腦力激盪法、柏拉圖(Pareto chart)。
3.3 如果是權威性格很強的公司(一言堂),則不採用會議形式或在會議中使用Delphi技術來取得與會者意見。
工具:會議、Delphi。
工具:會議、Delphi。
選定「衡量指標」後需再檢視(re-view)
1. 這指標是績效的領先指標還是落後指標?
2. 為什麼這指標很重要?它表示什麼?
3. 它能真實反映活動的績效嗎?
4. 是否有其他指標可以得出同一結果?
5. 組織取得該數據是否符合經濟效益?
6. 這指標的驅動因素為何?
7. 這指標是程式化指標嗎?─需要公式計算或只是一個數據?
全站熱搜